- 2011年臺灣廠商橫掃對手,主宰電視SoC市場
- 晨星和聯發(fā)科打敗美國對手;幾家廠商徹底退出市場
- 去年晨星名列前茅,營業(yè)收入為8.57億美元
- 晨星占大陸總體液晶電視芯片的65%
據IHS iSuppli公司的顯示電子專題報告,憑借與中國大陸廠商的緊密關系和清晰的產品策略,臺灣半導體芯片供應商晨星與聯發(fā)科2011年幾乎完全統治了電視視頻處理器市場,而包括英特爾在內的幾家廠商則認負出局。
去年晨星名列前茅,營業(yè)收入為8.57億美元,占總體電視顯示處理器市場的39.3%,該市場的總體規(guī)模約為22億美元。聯發(fā)科排名第二,營業(yè)收入為3.815億美元,市場份額為17.5%,如圖3所示。晨星與聯發(fā)科都位于臺灣新竹科學園區(qū)。該園區(qū)吸引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相當于臺灣的硅谷。
晨星與聯發(fā)科合計占有超過56%的市場份額,主宰著電視視頻處理器即系統芯片(SoC)市場。這類芯片用于電視主板,經常在一個單一的專用集成電路中集成模擬與數字視頻解碼器、解調器、中央處理單元和圖像處理功能。
臺灣供應商把自己的巨大成功歸因于與大陸廠商的緊密聯系,以及逐漸增強產品性能的產品策略,同時不放松對低成本解決方案的重視。晨星與聯發(fā)科的電視芯片傳統上應用于成本較低的小型電視之中,但其芯片的圖像處理功能不斷改善。
這些特點,加之為客戶降低成本,使得這兩家公司的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他們在低端系統至中端電視型號中的市場份額因此上升,芯片出貨量隨之擴大,從而可以忍受較低的利潤率。由此,這兩家公司受益于良性循環(huán):設計訂單,較高出貨量,獲得更多設計訂單和更深地進入客戶各種電視型號。
晨星與聯發(fā)科讓排在其后面的三家公司望塵莫及。這三家公司都是美國公司,去年在前五大供應商排名中占據后三個位置。他們是Trident Microsystems Inc.,營業(yè)收入為1.345億美元,市場份額是6.2%;博通營業(yè)收入為5590萬美元,市場份額是2.6%;卓然營業(yè)收入也是5590萬美元,市場份額是2.6%。
10大廠商中接下來的四家公司,合計份額是4.7%,包括意大利-法國公司意法半導體、日本瑞薩電子,以及臺灣的瑞昱半導體和Pixelworks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10大供應商中還包括一類垂直整合廠商,被劃為一類。他們被稱為專屬供應商,包括韓國的三星電子、日本的東芝和索尼,他們生產的電視芯片用于自己內部生產的電視。這類供應商占27.2%的市場份額。
就這兩家最突出的臺灣廠商而言,聯發(fā)科的增長率較高,去年營業(yè)收入在2.89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32%,而晨星在7.92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8%。但是,晨星的優(yōu)勢地位保持穩(wěn)定,這可以歸因于兩個主要因素。
第一,晨星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大陸,幾乎壟斷了液晶電視市場,占大陸總體液晶電視芯片的65%。第二,晨星的重點保持在中低端電視市場,向全球各地市場提供低成本解決方案,這對于希望集成晨星解決方案的廠商來說特別有吸引力。
晨星還抓住了過去幾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增長的機會,其2007年營業(yè)收入在消費電子半導體供應商中排名第66,而2011年上升到第12。在面向消費電子半導體市場的無廠供應商中,其排名去年榮登榜首,超過了博通,成為消費電子應用領域中的頭號半導體供應商。
隨著幾家主要供應商退出電視SoC市場,晨星和聯發(fā)科未來幾年幾乎肯定將繼續(xù)保持在該市場中的優(yōu)勢地位。退出市場的廠商包括美國硅谷公司博通、卓然和強大的英特爾。英特爾已決定專注于利潤率更高的領域,比如面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芯片。英特爾最初進入電視SoC市場,向其谷歌電視項目供應芯片,但在與早已進入該領域的大型廠商競爭過程中步履維艱。
IHS公司認為,隨著幾家廠商的退出,新供應商將尋求占據他們的位置。躍躍欲試的廠商將包括美國的Marvell Technology Group,以及臺灣的聯詠科技和凌陽科技。
意法半導體、Marvell和日本Panasonic等廠商設法領先于低成本的臺灣廠商推廣其解決方案,在集成電路市場中的聯網電視領域,預計競爭同樣也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