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貨 | 指定支持Wi-Fi?的MCU時的注意事項
工業(yè)物聯網的發(fā)展趨勢是在一個SoC而非多個離散器件中執(zhí)行更多功能,以精簡物料清單、降低設計風險、減少占用空間。Wi-Fi? MCU即是一個典型,它將Wi-Fi連接與處理器及所需GPIO集成在一起,以滿足多種應用的需求。在指定其中一個器件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并需審慎進行選擇,因此務必對這些器件有所...
2021-11-17
Wi-Fi MCU
-
保護器件過電應力失效機理和失效現象淺析
半導體元器件在整機應用端的失效主要為各種過應力導致的失效,器件的過應力主要包括工作環(huán)境的緩變或者突變引起的過應力,當半導體元器件的工作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并產生超出器件最大可承受的應力時,元器件發(fā)生失效。應力的種類繁多,如表1,其中過電應力導致的失效相對其它應力更為常見。
2021-11-16
保護器件 過電應力失效
-
基于模型的GAN PA設計基礎知識:GAN晶體管S參數、線性穩(wěn)定性分析與電阻穩(wěn)定性
在簡單的線性射頻/微波放大器設計中,一般利用s參數匹配使增益和增益平坦度最大。同樣也會利用這些 S 參數數據來開發(fā)匹配網絡,以解決放大器穩(wěn)定性問題。本文討論在設計氮化鎵 (GaN) 功率放大器 (PA) 過程中,使用模型模擬基本的 S 參數和穩(wěn)定性分析的重要性。文中介紹使用模型和電阻穩(wěn)定性技術來幫...
2021-11-16
GAN晶體管 S參數 電阻穩(wěn)定性
-
分析無芯變壓器柵極驅動器
功率器件在工業(yè)和汽車系統的設計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滿足這些應用的特定要求并縮短上市時間,ROHM使用專有的微制造工藝來開發(fā)無核片上變壓器,以實現穩(wěn)健的隔離,這對SiC技術尤其有用。碳化硅已被引入工業(yè)和汽車市場的廣泛應用中,包括太陽能逆變器,所有類型的高壓電源和汽車車載電池充電器。
2021-11-15
無芯變壓器 柵極驅動器
-
適用于工業(yè)應用的 NAND 閃存
如今,在 NAND 閃存行業(yè)中,隨處可見存儲密度又達到新高的各種新聞。閃存早已實現了 100 層以上的技術,并且在短期內似乎并沒有遇到瓶頸的跡象。
2021-11-15
工業(yè)應用 NAND 閃存
-
運算放大器輸出電壓反向問題:正確選型,輕松化解!
當運算放大器的其中一個內部級不再具有足夠的偏置電壓并因此關閉時,通常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將導致輸出電壓擺幅到相反的供電軌上,直至輸入返回到共模范圍,如下所示(在電壓跟隨器中)。請注意,輸入仍可位于電源電壓軌中,但只能高于或低于某個指定共模限值。
2021-11-12
運算放大器 電壓反向
-
在選擇SoC和專用音頻DSP時,這些問題你應該考慮到!
低延時、實時聲學處理是許多嵌入式處理應用的關鍵因素,其中包括語音預處理、語音識別和主動降噪(ANC)。隨著這些應用領域對實時性能的要求穩(wěn)步提高,開發(fā)人員需要以戰(zhàn)略思維來妥善應對這些要求。
2021-11-12
SoC 專用音頻DSP
-
如何最大限度減小電源設計中輸出電容的數量和尺寸?
電源輸出電容一般是100 nF至100 μF的陶瓷電容,它們耗費資金,占用空間,而且,在遇到交付瓶頸的時候還會難以獲得。所以,如何最大限度減小輸出電容的數量和尺寸,這個問題反復被提及。
2021-11-12
電源設計 輸出電容
-
二極管串聯不均壓因素分析
二極管串聯不均壓主要原因來自自身和外部兩類。自身原因主要由加工工藝造成的,外因主要是由外部電路造成的。同一批次生產出來二極管的伏安特性不一致,造成二極管的靜態(tài)不均壓;反向恢復時間及開通狀態(tài)的不一致造成二極管的動態(tài)不均壓目。外部電路設計會造成雜散電感和電容,在高壓高頻環(huán)境中會造...
2021-11-11
二極管 串聯
- 聚合物電容全景解析:從納米結構到千億市場的國產突圍戰(zhàn)
- 超300cd亮度+毫米級光域!艾邁斯歐司朗SYNIOS P2720重構車燈微光學架構
- 從存儲轉發(fā)到AI自治:以太網交換機的四階技術躍遷
- 驅動器技術全景圖:從原理到國產替代的破局之路
- 奇瑞羅姆技術共創(chuàng)日,共繪汽車電子未來藍圖
- 隔離式柵極驅動器核心技術全景:安全、能效與國產破局路徑
- 三新驅動西部崛起:第十三屆西部電子信息博覽會成都盛大啟幕
- 選型避坑指南:如何為你的照明應用匹配最佳LED驅動器?
- 貿澤攜手Qorvo推出全新電子書揭秘電機控制集成化破局之道
- 低空經濟引爆千萬億賽道!2025無人機市場三大顛覆性趨勢
- 步進電機驅動器技術演進:從基礎驅動到智能閉環(huán)控制
- 集成化與智能化:國產有刷電機驅動芯片的技術躍遷與應用突圍
- 車規(guī)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zhàn)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chuàng)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