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驅動器拓撲結構的選擇
然而,就控制及驅動這些LED而言,在使用的方面存在不少矛盾之處。例如,許多照明系統(tǒng)設計所使用或修改的已有電源方案并沒有充分顧及HB-LED的獨特驅動要求。如果設計人員要優(yōu)化LED照明所能提供的優(yōu)勢,必須仔細考慮驅動及控制這些器件所使用的技術,從而提供高能效及高性價比的方案。本文講述LED驅動器拓...
2010-10-12
LED驅動器 穩(wěn)壓器 NSI45030 CCR
-
2010年我國電池材料發(fā)展前景
隨著快速發(fā)展的經濟對能源材料需求的增加,以及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攝像機、汽車等產品對新型、高效、環(huán)保能源材料的強勁需求,我國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發(fā)展迅速并帶動相關材料產業(yè)的發(fā)展。中國電池新材料市場主要以鋰電池材料和太陽能電池材料為主。
2010-10-12
電池材料 鋰電池 太陽能電池
-
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yè)迅猛發(fā)展 占據全球產量四成
近年來,世界上對于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技術的熱情可謂高漲,在近10年的時間內該領域產能每年的平均增速為30%。而中國依賴自身形成的系統(tǒng)產業(yè)鏈,已使得光伏產業(yè)出口創(chuàng)匯達到近158億美元。中國目前從事光伏產業(yè)的企業(yè)數量已經達到580余家,30萬人。
2010-10-12
光伏 太陽能 新能源
-
RU75N08:銳駿推出專用MOSFET用于電動自行車控制
近年來,功率場效應管(MOSFET)在電源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擁有MOSFET的研發(fā)能力的公司僅限于國外的幾個半導體巨頭,國產場效應管幾乎是一片空白。 在這個背景下,深圳市銳駿半導體有限公司投巨資在國外建立了MOSFET半導體研發(fā)試驗室。
2010-10-11
RU75N08 MOSFET 導通電阻 開關損耗
-
政策引導2012年中國鋰電池市場規(guī)模達250億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的鋰電池,市場規(guī)模將高速增長。貝葉思咨詢預計:2012年我國鋰電池市場容量將達到250億,全球市場將達到數千億規(guī)模。
2010-10-11
鋰電池 新能源 汽車動力 環(huán)保
-
東芝開發(fā)出60Ah鋰離子充電電池單元用于智能電網等蓄電系統(tǒng)
東芝2010年9月29日宣布,作為用于太陽能發(fā)電等蓄電系統(tǒng)和電動汽車的鋰離子充電電池,已經開發(fā)出容量為60Ah的方形單元。預定于2010年度內開始供貨樣品。
2010-10-09
東芝 鋰離子 充電電池 智能電網 太陽能發(fā)電站
-
注塑機伺服電機節(jié)能問題
異步電機將電能轉換為動能。在轉換過程中,由于線圈的電阻、渦流在矽鐵片中的產生及軸承的摩擦,輸出的“有用”動能只是輸入電能的9成左右(在滿載時),其他便轉換為熱能。怎樣提高伺服電機節(jié)能,本文為你詳細解讀
2010-10-08
注塑機 伺服電機 節(jié)能
-
2015年電動車電池成本或降一半
在全世界汽車廠商都緊盯電動車的今天,新崛起的中國計劃2020年達到50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15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的保有量。而困擾全世界汽車同仁的難題——生產成本、動力、充電等問題將如何解答呢?前不久召開的全球汽車論壇上,日本福井大學的教授預測,2015年,電池的成本會下降一半。
2010-10-08
汽車動力 充電電池 新能源
-
電力工程直流電源可靠性研究
在蓄電池選擇、充放電設備選擇、監(jiān)控裝置設置、系統(tǒng)接線和操作保護設備選擇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影響直流電源可靠性的問題。除了設備技術質量方面的問題之外,本文將從設計選型方面對直流電源可靠性方面提出一些問題和解決辦法。
2010-10-07
直流電源 可靠性 設計選型
- 芯片級安全守護!800V電池管理中樞如何突破高壓快充瓶頸
- 功率電感器核心技術解析:原理、選型策略與全球品牌競爭力圖譜
- 鉭電容技術全景解析:從納米級介質到AI服務器供電革命
- 西南科技盛宴啟幕!第十三屆西部電博會7月9日蓉城集結
- KEMET T495/T520 vs AVX TAJ鉭電容深度對比:如何選擇更適合你的設計?
- 功率電感四重奏:從筆記本到光伏,解析能效升級的隱形推手
- 聚合物電容全景解析:從納米結構到千億市場的國產突圍戰(zhàn)
- 村田開始量產村田首款0402英寸47μF多層陶瓷電容器
- 灣芯展2025預登記啟動!10月深圳共襄半導體盛宴
- 智能家居開發(fā)指南上線!貿澤電子發(fā)布全棧式設計資源中心
- 300mm晶圓量產光學超表面!ST與Metalenz深化納米光學革命
- 可變/微調電容終極指南:從MEMS原理到國產替代選型策略
- 車規(guī)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zhàn)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chuàng)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